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掼蛋“身世”考—— 掼蛋规则博采麻将、纸牌之趣
2020-04-09 20:56:41

        掼蛋孕育于南闸、成长于南闸。那么,在掼蛋的成长发展史中,什么样的具体因素促成了诸如“逢人配”、“三带两”等核心规则的产生?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掼蛋竞赛发生在哪一年?最早的掼蛋专用扑克牌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走进南闸,探访掼蛋成长背后的故事。

  核心发明:

 “逢人配”灵感来自麻将

  会打掼蛋的人都知道,红桃“逢人配”是掼蛋游戏中的“点睛之笔”。有了它,掼蛋的变化方式立刻呈几何数增加。那么,“逢人配”究竟是如何被催生出来的?

  掼蛋“创始人”之一、原南闸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孙兆成说,“逢人配”在其他扑克牌玩法里都没有,“就是当时我们几个人琢磨出来的。”

  据孙兆成介绍,最初,他和樊越荣、耿志昌、陶万智四人在打掼蛋时发现,由于总牌数由四副减到两副,摸到手的牌变得又杂又散,很难连接成顺子。有什么办法将这些牌衔接起来呢?一种早年在南闸普通农民中很流行的名为“小鬼牌”的纸牌游戏给了他们灵感。

  “‘小鬼牌’其实是麻将的变种,很多地方与麻将玩法相似。”金矿、孙兆成、耿志昌以及多位当地老辈人都认为,掼蛋里的一些花式、技巧都存留有“小鬼牌”的影子,尤其是“逢人配”,被认为是对“小鬼牌”中的百搭牌“中王”的借鉴。孙兆成向记者介绍了“小鬼牌”的游戏规则:

  头家摸14张牌,其他三家旁家摸13张。若13张不同样,即为“飘牌”,算成牌。上家出牌,下家如果有一张同样的牌,叫“吃牌”。其余两个下家如果有对,则服从对。即,“吃”服从“对”。打到最后,以玩家手上只留一张“棍”(即单头)为成牌。此时,“中王”的作用显现出来。“在手上没有‘中王’的情况下,玩家只能留2张‘棍’。接下来,如果别家打的一张牌为两张‘棍’中的一张,即为成牌。但因为可以和任何牌‘逢牌配’(类似麻将中的‘百搭’),所以如果玩家手上有一张‘中王’,则可以留3张‘棍’;如果有两张‘中王’,就可以留四张‘棍’。”

  孙兆成、耿志昌均表示,1969年四人在一起打掼蛋时,就已经使用“逢人配”规则了。孙兆成回忆说,起初,掼蛋里的“逢人配”只有红桃“2”。后来,大家在打牌中发现,随着升级,仅有“2”的“逢人配”有点“跟不上”。于是,“逢人配”随着升级变的规则被随后确定下来。

  “逢人配”为什么选择四花色中的“红桃”呢?孙兆成称,这主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关。“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崇尚红色,到处都是红旗、红五星、红袖章。一颗红心向着党嘛。”而在原南闸乡副乡长姜培民看来,在中国传统中,红色是吉祥色,桃花则往往是“美女”的象征。“‘逢人配’,就是都愿意跟她配嘛。”

  技法丰满:

“三带两”等玩法采众家之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闸风行过的纸牌游戏多达五十余种。其中,“小鬼牌”、“打对门”、“争上游”和“打夯”等被认为是掼蛋玩法的主要借鉴来源。

  据金矿、孙兆成等人介绍,“小鬼牌”中有个“五花飘”,是“同花顺”产生的源头。如果玩家摸到五张花,也算成牌。而在摸索掼蛋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早期玩家们发现,“炸弹”达到“五个头”时,鲜有更大的牌来压住它,于是,五张同花也成为大炸弹的规则慢慢成型。

  那么,为什么“同花顺”的威力设置介于“五个头”和“六个头”之间呢?姜培民说,掼蛋的规则制定主要依据牌面数字大小和起牌难度。起到同花顺显然比起到四个头、五个头要难得多,却易于起到六个头。

  根据牌面数字“大压小”以及“先进场的为上游,后进场的为下游”的掼蛋玩法,则被认为吸取自一副牌游戏“争上游”。再加上吸收了“升级”打法,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掼蛋规则。

  此外,现在南闸人出“三带两”时,总会习惯性地喊“打一夯”。这是因为“三带两”的源头是过去在南闸盛行的“打夯”牌类游戏。“南闸地处水乡,过去挑河工打夯要叫号,须有一个人喊号,四个人打,共五个人,正好与‘打夯’的牌数相合。”接受采访的南闸当地人均表示,“三带两”这一牌型从一开始就存于掼蛋规则中。

  规则统一:

首次比赛上演全镇“总动员”

  “1972、1973年规则就基本完善了。”孙兆成、耿志昌等认定,掼蛋的玩法和规则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与南闸接壤的乡镇也开始流行掼蛋,“但仅限于民间(自娱),没有组织。”金矿表示。

  现今,南闸的一些老辈人还对1985年的那场几乎全南闸人总动员的掼蛋比赛记忆犹新。“当时是在南闸职业中学的教室里举行的,规模很大,很热闹,全南闸人都知道!比赛一直从早上8点打到晚上6点!”今年67岁的柏传庆就是当时的参赛者之一。忆起这段往事,他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和“队友”——同为柏庄村代表的范绕章,打到第三轮就失败退场了。

  作为当时掼蛋比赛的领导小组成员,金矿告诉记者,这场掼蛋比赛应当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掼蛋比赛,并且史上第一套正式统一的竞赛规则也在这场比赛中诞生。由于事隔多年,当年的纸质文件难寻踪迹。金矿与其他一些熟知当年比赛的老人,回忆着拼凑起一份当年的比赛秩序册。

  记者在这份秩序册中读到一些信息:主办单位是南闸公社管委会;竞赛规则由当时的南闸职业中学校长方言贤和全县知名体育老师玛士岱根据平时打牌的过程制定;参与单位涵盖了南闸中学、乡直办以及南闸镇的各个大队,总计31个代表队,55个参赛组合;第一名至第八名都有奖品,奖品包括钢笔、相册、大日记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竞赛规则:男女老少均可报名。一、二轮淘汰赛及半决赛均为一局定胜负,而决赛采取的是计时赛(准时半小时),到时看最后成绩确定比分。对于比赛定级则是:双上升三级、单上升一级、一上一下为留级。这与现在流行的“双上升四级、一上一下不留级”的规则有所不同。

  姜培民、柏传庆等人告诉记者,现在南闸地区大部分人还保留着过去的玩法,与其他地区的掼蛋规则有所区别。这一点记者在南闸镇做采访时也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印证。

  据了解,南闸地区最早的掼蛋规则与现在普遍流行的掼蛋规则的区别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就是升级。“以前规定捉两个升三级,‘一四’不升级。”姜培民说,不过,如今这条规则在南闸也改了,变成了捉一个升两级,捉两个升四级,自捉自升一级。

  第二个就是不论早期还是现在,南闸人打掼蛋都不带“钢板”。“钢板是90年代后期别的地方改良后才有的。”

  另外,现在掼蛋玩法中普遍流行的“接风”,在掼蛋最初诞生以及1985年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时都没有。即使是现在,在南闸打掼蛋还是不准接风。

  最后是关于“过关”的要求。在南闸有“软过关”和“硬过关”之分。“过去打到A,捉一个就算‘软过关’,而现在外地的普遍打法是一定要‘硬过关’,即打到A要捉双。不过,南闸现在还是打‘软过关’的多。硬过关难度大,很容易被反转。”

  专用牌出现:

南闸知青首创“水浒牌”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掼蛋专用牌的出现。据金矿、孙兆成等人介绍,有史可考的最早的掼蛋专用牌是由一个曾在南闸插队的知青设计推广的。

  “淮阴新华印刷厂的装帧设计师老陆曾在南闸插队。后来回南闸探亲时,受到南闸掼蛋风感染,回厂后灵感大发,设计了以水浒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肖像为牌面图案的两副装扑克。后来在南闸供销社销售,卖得很好。”金矿说,原来,南闸人都是用单副装扑克拼起来打掼蛋,自此以后,两副装逐渐流行并成为扑克牌标配,为掼蛋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据南闸当地人回忆,“水浒牌”的诞生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初(1982、1983年左右),甚至早于第一次正式的掼蛋比赛。